都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記憶中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北海,只有中山中路靠近百貨大樓旁的一間新華書店,那是一間窄窄的、小小的、儲書量極少的一家書店。少年時,由于家貧,買書已成奢望,但又放不下看書的欲望,于是空閑時總愛往書店跑,看自己心儀的圖書。在那個年代,書店里都是看書的多,買書的少,那時捧上書便能讀得如癡如醉,流連忘返。上下冊的《中華上下五千年》就是在那種情況下讀完的。
 至青年時,對書藉的渴望也漸漸地增大,記不清第一次到南寧新華書店是什么時候了,只清晰地記得初來乍到時的深深震撼及站在浩如煙海的書籍面前的莫名亢奮。

隨著年齡的增長,由于喜歡看書,因此每次去南寧時首當其沖都會往書店跑。每每踏進書店,還沒來得及細看,鼻子就聞到了只有書藉才散發出來的淡淡墨香。而橫跨兩條馬路,無論從民生路還是新華路進入都非常方便的書店足足有一萬平方米,作為當時南寧最大的書店,書城內裝有中央空調、扶梯等先進的設備以及計算機管理系統,書城內圖書品種非常豐富,門類齊全,從一樓到五樓分別涵蓋了各種電子音像、文具、古藉精品、人物傳記、科學技術與各類文學等等。少兒讀物更是非常的豐富多彩,而我的足跡總是喜歡停留在二樓與三樓的文史哲類方面的圖書上。這時的我再也不會囊中羞澀,想買就買,想看就看,充份享受讀書帶來的快樂,更在書中與人物進行心靈的交流,悲他的悲,喜他的喜,常常貓著腰一站就很久,在一片茫茫眾生里感悟人生,參悟人生,看到意猶未盡時再挑幾本喜歡的回家慢慢品味。當時我想,也就是只有在省會才會有如此大的書店吧。



由于那時網絡的不發達,看書的、買書的、查閱資料做筆記的人非常多,席地而坐的小朋友與瀏覽圖書尋找愛書的人們構成了一幅很溫暖的畫面。夏天時,由于人流量太多,導致空調冷氣的不夠涼,偶爾還夾雜著人們濃濃的臭臭的汗水味,即使那樣,大家還是不亦樂乎的,而我一定會選擇避而遠之,待那臭味慢慢消失后再去尋找心儀愛書。

日月穿梳,光陰荏苒,流逝的往事與記憶早已深深地烙在了腦海中,對往昔的一切增添了更深的眷戀與不舍……
近年來,由于網絡的高度發達,到書店看書買書的人已經寥寥無幾,越來越冷清,偌大的書店門前冷落,電子書代替了紙質書,網購更成為年青人的首選,不知道該是高興還是心酸的無奈……
個人而言,我還是喜歡紙質書,喜歡聞著淡淡的書香,墨里執筆,記錄自己的感情與美好,感受文字散發出來的淡淡幽香,尋找屬于自己內心的快樂!
(轉載自 北海風) |